作者: 發(fā)布時間:2021-01-25
對很多人來說,顏色像一個大大的謎團。
色到底是什么?
顏色又是如何命名的?
色彩搭配技巧難嗎?
怎樣把握色彩與情感的關系?
讓我們從科學角度出發(fā),梳理色彩學基礎知識,撥開顏色的重重迷霧,揭開顏色的奧秘。
現代色彩學認為,顏色具有客觀性,又有主觀性。它具有三個要素:光源、物體和觀察者。正因為它受到諸多的因素影響,它才這般變化多端。而它的變化性、流動性,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。
一般我們講色彩的時候,光源是比較少被提到的,但其實光源是色彩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,對物體的顏色影響非常大。
顏色三要素之
光源
通過上圖的例子,我們可以直觀的感受到光源對物體顏色的影響。平時白天的蘭斯大教堂,外墻是非常樸素的暖灰色,莊嚴古樸。但在燈光秀里,它在黑夜中稱得上璀璨流光、灼灼生輝。完全看不出白天的模樣。
這就是用人工光源,改變物體色彩的一個例子。
同樣的,自然光源下也可以觀察到同樣的現象。
現在大家想想,天空是什么顏色的?
可能大部分人都會說:藍色。但天空真的每時每刻都是藍色的嗎?
天空當然可以是藍色的,但它可以是昏黃的,也可以是灰白的,也可以是神秘的紫紅色。這就是太陽的東升西落、節(jié)氣的春夏秋冬,帶來的天空色彩的變化。
在不同的時間段,陽光和天空光(大氣層對陽光的散射和漫反射)的顏色(色溫)會因時間變化而變化,而且變化幅度可以非常大。敏感的藝術會觀察到這些微妙的變化,并用畫筆凝固這些美妙的瞬間,在人類的藝術史上留下一筆珍貴的寶藏。
而人的眼睛,或者說人的意識,對于這樣的光源(色溫)變化,不會非常敏感。這是因為我們的眼睛和頭腦具有白平衡和顏色恒常性的特點。
比如一個白色的東西在發(fā)黃色的燈光下看,光譜測試會告訴你,這個顏色是偏黃色的。但你的頭腦會“自我校正”,依然覺得它是白色的。只有經過有意識的訓練,人才會對這樣的色差變得敏感。
但對于照相機來說,傳感器的顏色響應曲線和人眼有所不同,所以它需要專門的白平衡算法。在更加復雜的光照條件下(比如有多個不同色溫的光源),還需要手動做特別的白平衡設置。前段時間刷屏的“白金裙子還是藍黑裙子”問題,其實就是人眼(和相機)的白平衡問題。
不正確的相機白平衡設置,會影響照片的整體色調。偏冷的光源,如熒光燈、日光的背陰處,照片會發(fā)藍。偏暖的光源,如白熾燈、日出日落時的自然光,照片會發(fā)紅或者發(fā)黃。
除了物體顏色的色相之外,物體顏色的飽和度和明度分布也和光源(的方向性)有非常大的關系。
物體根據和光源的位置不同,可以大致分為受光面、側光面和背光面。在受光面的高光區(qū),顏色會更加接近光源色,并且明度最高。側光面是中間調區(qū)域,色調和明度由于光源強度的下降、環(huán)境光的反射,會呈現出非常豐富的變化。而背光面,則會更接近環(huán)境色,受到環(huán)境光、反射光的影響更大。這樣的明暗變化(以及色調微弱的變調),正是形成物體立體感的關鍵。
再者,如果光源的方向性不強,光就會從各個方向照射到物體上,那么物體的這個三維結構就會顯得比較朦朧,反差不明顯,這是所謂的“柔光”。
“柔光”會弱化物體的三維結構,適合表現比較溫柔的主題。
如果光源的方向性非常的明顯,也就是在某一個方向上的光強度特別高,就會形成高反差的畫面,在物體的三維結構上留下濃重的陰影,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光線很“硬”。
這樣的布光,往往會在物體的上形成明顯的輪廓線,強化三維結構,適合那些需要表現力量感、需要強調輪廓感和線條感的場合。
所以,布光是攝影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工作環(huán)節(jié)。在一些比較大型的項目上,比如影視劇拍攝中,燈光師還會是一個專門的工作。不同的光線條件會極大的改變整個畫面的氣質。